首页 > 社会热点 > >正文

沿着大运河看中国丨从运河原点城市出发 感受千年运河“古运新生”

来源:人民网2023-08-16 18:07:49

余乐

8月13日上午,“以河为媒——沿着大运河看中国”网上主题宣传江苏段活动在扬州启动。来自中央、省属、地方的20多家媒体齐聚大运河原点城市,开启大运河的文化寻根与发现新生之旅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一江清水跨级北上

“累计运行6163天、抽水总量807.6亿立方米”,第四抽水站泵房大屏幕上实时记录着江都水利枢纽运行数据。作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源头,江都水利枢纽由4座大型泵站、12座大中型水闸、3座套闸、2座涵洞、2条鱼道及输配电、引河工程组成,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的电力排灌工程、亚洲最大的泵站枢纽。

重“量”,更要重“质”。为保障“一江清水向北送”,近年来,扬州市委、市政府坚持“先节水后调水、先治污后通水、先环保后用水”原则,把水生态、水资源、水环境和水灾害防治作为系统工作统筹实施。首倡并率先规划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,系统实施“清水”“清废”“清企”行动,以县为单元开展岸线生态修复……在扬州市的推动下,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上升为省级战略,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输水水质稳定在Ⅲ类以上。

如今这里每年都要接待游学人员近200万人次。“大力发展水情教育已经成为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。”江苏省江都水利工程管理处党委书记、主任钱邦永介绍,当地依托大型水利枢纽设施和江都水利枢纽展览馆,引导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增强节约水资源、保护水生态的意识和行动自觉,加快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。

古阁重现 展藏合一

大运河水脉源远流长,孕育了扬州文脉的深厚底蕴。采访团在扬州的第二站来到了文汇阁。作为清代贮藏《四库全书》的七大藏书楼之一,文汇阁于今年4 月复建完成并正式开放,如今已经成为运河文化的新地标。

人民网在现场看到,复建的文汇阁,曲径通幽、古朴典雅,严格依据历史上的图文史料设计重建;楼阁周边水系环抱,五亭一廊将全园分成南“水苑”、北“山院”;作为文汇阁景区主楼,文汇阁一楼被辟为“文汇阁历史文化展陈”,二、三楼则收藏历时12年复制完成的《四库全书》一部。

“很多市民只知道《四库全书》却不知道扬州有着藏书的历史。明白书从哪里来、又为何一定要放在扬州,是能够激发扬州人自豪感的一件事,对于文脉传承尤其有意义。”扬州国旅文汇阁管理部讲解员李佳说。在文汇阁负一层,这里还设置了扬州历史文化特色书店、喜马拉雅听书墙、非遗展示等多元功能区域,将藏和展相互综合,打造可供市民游客探究古书典籍的研学基地和休闲平台。

生态修复 古运新生

扬州运河三湾段是古代扬州城南的水陆门户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,三湾片区聚集了农药、皮革、建材等80多家工业企业,对运河尤其是三湾片区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损害。2016年,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指出的京杭大运河沿线环境问题中,扬州三湾赫然在列。

以这次环保督察整改为契机,扬州快刀斩乱麻,从搬迁企业、拆除码头、清理违建着手,推进三湾周边的农药厂、制药厂、食品厂等工业企业逐一搬迁,退让出来的土地有序开展污染治理,同步实施水系疏浚、驳岸改造、湿地生态修复。据统计,在督察整改和生态修复期间,三湾片区累计关停搬迁工业企业89家,退耕及修复湿地680亩。以运河三湾建设为“点”,周边环境整治为“线”,东南片区改造成“面”,同步配建七里河公园等一批生态休闲公园,昔日臭气熏天的“龙须沟”成了市民交口称赞的“幸福河”。

“栽下梧桐树,引得凤凰来。”如今,一座国内首个全流域、全时段、全方位展现中国大运河历史、文化、生态以及科技面貌的“百科全书”式建筑——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最终选址三湾。

标签:

下一篇: 最后一页
上一篇: 20人调研50人陪同,这场调研是如何变成“演出”的?